袁吉伟:ESG银行理财现状、特点及趋势

Connor 火币app 2024-07-15 22 0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理财银行排名。顺应监管导向,近年来,ESG银行理财发展较快,日渐成为银行理财机构差异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未来,银行理财机构需要继续深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提升专业能力,创新ESG主题理财产品服务,满足客户投资需求。

一、ESG银行理财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是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旺盛理财银行排名。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日渐增多,全球加快推动降碳减排。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要求各国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消费。根据全球气候政策倡议组织估算,2030年之前全球气候投融资需求每年达到9万亿美元,到2050年,我国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至少达到140万亿元。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需求也较高,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到203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需每年支出超5万亿美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相关资金需求仍较旺盛,ESG银行理财可以积极参与其中,聚拢更多社会闲置资金,投向低碳、循环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领域。

二是ESG债券供给增多且更加丰富理财银行排名。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ESG债券供给明显增大,而且品种更加丰富。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统计,截至2023年9月末,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到4229.7亿美元;2023年,我国共发行绿色债券708只,发行规模为8513亿元,排名全球前列。此外,社会责任项目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气候债券、蓝色债券等ESG债券蓬勃发展,满足不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资金需求,ESG债券市场供给持续增多,为ESG银行理财提供更多元的可投资资产。

三是投资者需求日渐上升理财银行排名。虽然美国等个别国家地区出现了反ESG情绪,但是全球主要国家地区仍然积极拥抱和践行ESG理念。从机构投资者来看,根据资本集团调研数据,全球机构投资者仍然继续加大ESG投资力度,90%以上的受访机构会已将ESG融入投资决策中,26%的受访机构将ESG作为投资决策的核心要素。从个人投资者来看,根据数字100的调研数据,84%愿意通过投资绿色金融产品的方式,为社会或环境的积极变化做出自身贡献。因此,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将为ESG银行理财增添发展动力。

四是银行理财机构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理财银行排名。我国已有32家银行理财机构,各个银行理财机构主要以固收类理财为核心,诸如现金管理类产品、定开型理财产品等,占比超过95%。这造成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收益率、客户渠道是目前最核心的竞争手段。紧抓我国绿色发展机遇发展ESG银行理财,不仅能够有效管理可持续性风险,也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形成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和比较优势,塑造更加鲜明的市场品牌,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ESG银行理财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ESG银行理财总体情况

银行理财机构逐步注重发展ESG投资,华夏理财、恒丰理财两家银行理财机构签署责任投资倡议,将ESG投资融入发展战略理财银行排名。银行理财机构注重加强ESG投资能力建设,根据《2023年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11%的受访机构建立了独立的ESG团队或部门,21%的受访机构配备了专职的ESG研究或投资人员。具体来看,部分银行理财机构已设立专门的ESG部门,基于债券、股票、基金等不同资产类别,结合投前研究、投中监测、投后管理等环节,推动将ESG融入到整个投资框架中;有些银行理财机构开发ESG评价体系,开发债券发行人、上市公司的ESG评价体系,原则上在投前每一个标的公司都需要进行ESG评价,投后也会与重点企业持续沟通,以提升其ESG表现;还有银行理财机构参与行业ESG信息披露等方面标准的制定。而对于中外合资的银行理财机构,其外资股东在ESG投资方面的专业水平较高,有利于学习海外优秀经验,更快地建立ESG投资管理体系和能力。

展开全文

自2018年,我国银行理财机构开始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理财银行排名。从发行情况来看,根据中国理财网披露数据,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发行ESG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13只、44只、73只、138只和67只,2021年和2022年新发行规模均超过600亿元,2023年上半年合计募集资金超260亿元,比较来看,2023年ESG主题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略有放缓。从存续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 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1586 亿元,同比增长 51.29%。

图1:理财银行排名我国ESG银行理财规模情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