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十讲 | 张晓燕:智能理财助理对投资的帮助
2023年11月29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在承泽园344教室举办了2023年秋季的第10场数字金融workshop理财助理。本期workshop由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中心研究员胡佳胤主持,邀请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讲席教授张晓燕老师分享了题为“How Can Robot Investment Assistant Help: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r Providing Advice? Evidence from China”(《智能理财助理能提供哪些帮助:收集信息还是提供建议?来自中国的证据》)的前沿研究。四十余位老师和同学以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参与了本次workshop,并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展开全文
智能投顾是指在数字投资平台上通过自动算法提供和执行金融建议,是解决个人投资决策问题的一种有效且颇具前景的方法理财助理。智能理财助理(Robot Investment Assistant,RIA)提供自动定制化服务,是这一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低成本、大客户群等优势,RIA可以帮助低收入、金融知识欠缺的群体获取金融服务、分散投资风险,对人口众多、个人投资者占主导的中国市场尤为重要。
张晓燕教授团队利用中国最大的公募基金投资平台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间的账户级数据,评估了智能理财助理“支小宝”对个人投资者未来业绩和交易行为的影响理财助理。
张晓燕教授团队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RIA是否有助于改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表现理财助理?(2)哪种RIA服务(信息服务或建议服务)对个人投资者业绩的贡献更大?(3)RIA是否会改变个人投资者未来的交易行为?
张晓燕教授团队创造性地将RIA服务分为两大类:收集信息和提供建议,前者包含每日行情、基金评测、收益分析、投资教程,供投资者决策时参考;后者包含基金选择、加减仓分析、资产诊断、基金经理推荐,供投资者直接采纳遵循理财助理。
过往实证研究对于投资者是否会从智能投顾中获益没有一致的结论,于是文章首先分析了RIA服务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业绩是有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理财助理。研究发现: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RIA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未来原始回报、风险调整后回报和夏普比率。
第二,如果投资者缺乏金融素养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建议服务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果投资者缺少信息,但有处理信息并据此做出最优投资决策的能力,那么信息服务会更为有效理财助理。文章分析发现,RIA服务对投资者表现的影响主要来自建议渠道而非信息渠道。
第三,文章讨论了哪类群体从建议服务中受益更多,发现过往收益率和账户价值较低的个人投资者更可能从建议服务中获益理财助理。原因在于,不同于成熟资深的投资者,经验不足的投资者缺乏信息处理能力,尤其需要建议服务的帮助。
第四,文章将收益分解为三个部分——市场择时、基金选择、交易成本,讨论RIA有助于提高哪类回报理财助理。研究指出,RIA可以提高个人投资者的基金选择能力,减少交易中出现的收益损失,但无助于市场择时。同时,回报的变化与建议服务的使用显著相关,因为建议服务中包含的产品选择和持股建议有助于投资者选择基金产品和进行长期投资,但较少提供择时策略。
第五,在交易行为方面,虽然RIA服务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个人投资者的换手率、多样化程度和风险承担能力,从而提高投资业绩,但并不会纠正常见的行为偏差,比如处置效应、趋势追踪和博彩偏好理财助理。
最后,文章探究了RIA服务没有消除行为偏差的原因理财助理。平台提供了个性化的月度交易行为分析报告,旨在指出投资者的潜在行为偏差。然而,即使个人投资者阅读了报告,也无法在未来显著减少行为偏差。这一结果表明,投资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平台提供的报告并据此做出相应调整。
张晓燕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人们可能从在线投资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中获得的潜在利益理财助理。智能投顾正在从根本上变革家庭理财的方式,RIA的出现尤其有益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者,鉴于这些市场目前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金融服务需求庞大,低成本、规模化的智能投顾是当前最具前景的商业模式。因此,这一经验证据不仅适用于中国投资者,也为全球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张晓燕教授的报告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理财助理。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金光讲席教授、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胡佳胤,韩国成均馆大学金融学副教授、北大国发院访问助理教授边文龙,德国经济研究所和哈勒大学助理教授、北大国发院访问学者李想,北大习研院助理教授陈佳,北大经院助理教授李少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穆远东等先后与张晓燕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晓燕教授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鑫苑金融学讲席教授,兼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鑫苑房地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清华金融评论》副主编理财助理。在加入清华前,张晓燕教授曾任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普渡大学克兰纳特管理学院金融学Duke Realty讲席教授。张晓燕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实证资产定价、应用计量经济学和金融科技。她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诸如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等上发表多篇论文,并多次获得最佳论文奖。
(整理人:崔荣钰)
(第九讲回顾 | 金哲: 欲速则不达理财助理?预售政策在居民住房市场中的作用)
(第八讲回顾 | 钱军:中国国有股权的演变)
(第七讲回顾 | 丛林:构建金融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型)
(第六讲回顾 | Tobias Berg: 支付公司、加密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
(第五讲回顾 | Tarun Ramadorai: 房贷市场中的再融资交叉补贴)
(第四讲回顾 | Wenlan Qian: 信贷需求对劳动力市场预期生育惩罚的反应)
(第三讲回顾 | Jose Scheinkman:巴西亚马逊地区碳价格与森林保护的时空关系)
(第二讲回顾 | Hao Zhou: 衍生品市场杠杆与风险溢价)
(第一讲回顾 | Ye Li: 货币乘数的网络结构)
(北京大学2023秋《数字金融》WORKSHOP开讲啦理财助理!)
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邀请到国内外多位知名学者与专家,和大家分享各自在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平台经济等领域的前沿研究理财助理。Workshop的参与老师主要有黄益平、沈艳、黄卓、徐建国、谢绚丽、余昌华、王勋和胡佳胤等。每次讲座时长为一个半小时,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面向对数字金融学术研究感兴趣的高校师生。讲座将在北大国发院官网和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公众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持续发布每一次讲座的最新信息,欢迎大家参加。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公众号(idf_pku)为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Peking University)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理财助理。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学术与政策研究理财助理。中心发布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成为学术界引用率最高的测度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中心研究团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风险与监管研究”。中心还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都分别组建了联合课题组就中国数字金融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