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属于哪种人?
强迫症和完美主义者
在心理学理论中,几乎所有的心理疾病都和“强迫症”有关哪种理财产品。最典型的是“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的执着,主要原因不在于他们对事物的完美有着高于他人的敏感性(尽管这可能是一个因素),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非同平常的兴奋-紧张状态哪种理财产品。事物在完美主义者头脑中唤起的不完美感,进一步激发了更为深层和强烈的不安全感。对事物的完美想象叠加了高强度的热动机(例如,夸大的成就动机)。
非完美主义者在压力情境中表现出的完美主义倾向和完美主义者的对完美的执着都是由于动机叠加而发生的哪种理财产品。
强迫性人格障碍特征
尽管“完美主义者”与“强迫性人格者”是两个高度相关与重叠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并非没有区别哪种理财产品。首先,“完美主义者”不是一个严格的诊断学术语,而是一个日常用语。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系列心理学者对“完美主义”概念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测量,发现这个概念可以大致分成“消极完美主义”和“积极完美主义”两类。而“消极完美主义”是日常用语中“完美主义”的最主要含义。积极完美主义表现为追求卓越,某些人所说的“完美主义”其实是指这种人格特质。
某些学者认为追求完美和追求卓越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积极完美主义者追求卓越,表现为高自尊、高行动力和高自信,对失败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强哪种理财产品。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追求卓越者常常表现出他们追求完美的一面,完美主义者也往往表现出追求卓越的一面。
虽然追求卓越的动机并不必然导致完美主义,但也常常强化这种倾向,尤其当追求卓越者把完美视作卓越的标志的时候哪种理财产品。就笔者的临床经验而言,完美主义者中的绝大多数,既追求完美,又害怕不完美。
笔者采用《消极完美主义问卷》(ZNPQ)和《积极完美主义问卷》(ZPPQ)对大学生人群进行施测,发现完美主义者在《消极完美主义问卷》上的得分极高,在《积极完美主义问卷》上的得分也大大高于平均分哪种理财产品。这说明完美主义者受到期望完美(完美冲动)和担心不完美(不完美焦虑)这两种动机的驱使。前者是趋获动机,后者是消避动机。此两种动机也是互相强化和转化的。
当然,没有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追求完美——即便那些被贴上“完美主义”标签的人哪种理财产品。也没有人不曾表现出完美主义倾向,即便那些似乎最随和、最得过且过的。时时处处皆追求完美是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也能够对某些不完美不甚介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