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谷曰仝:盖即金铜
《金史•国语》中记述金代有“夹谷曰仝”之说,即女真人的夹谷氏,冠以汉姓则为“仝”,是可以互译、互转的曰币站。考之后世遗存清语,则最接近者乃“giowan”本义红铜、铜,盖夹谷曰仝,即是铜也,铜之汉字不可为姓氏,故取同音字代之,仝、同、童、佟也。如是之推测,不属孤例。如女奚烈曰郎,本狼也。兀颜曰朱,本猪也。孛术鲁曰鲁,本鹿也。如是等等皆取同音雅词汉人已有之氏字代之。盖夹谷曰仝,本铜也。
又《元史·夹谷之奇传》有所透露“夹谷之奇,其先出女真加古部,后讹为夹谷曰币站。”即“夹谷氏”源出加古部。与《金史》相互印证,有“加古”、“夹古”、“夹谷”三种之记述尔。其“加古”可检索12处,涉及加古部、加古氏、加古某三种形式。其“夹古”可检索5处,皆为夹古某,其中“撒喝”有加古与夹古冠之于前,可知通用尔。其“夹谷”可检索109处之多,其中“夹谷氏”与“加古氏”并存,可知“加古”、“夹古”、“夹谷”此三在《金史》中确系同一尔。
虽“谷”汉音有gǔ 、yù,于此处应作与古同音通假会意曰币站。加与夹盖亦然。然夹之一字在汉语中又为多音,有jiā、jiá、gā、xiá四音,且山东有夹谷之地名,为孔子夹谷会盟之地。故后世亦多有混淆之。据实而言《金史》所云“夹谷”即“加古”本是同音通假,不属讹变,皆应作“加古”之同音会意。
既然如此,那么“夹谷曰仝”亦可作“加古曰仝”之观察,加古部则是一个与“仝”有关的部落-“仝部”曰币站。《金史》又有“胡论加古部”两处可据知,加古部全称如是。又“胡论”检索有8处,有胡论水(河名)、胡论岭(山名)、胡论出(人名),盖皆以地为姓氏之例证。即“胡论”是地,“加古”盖另有别指。
《金史》所述“世祖尝买加古部锻工乌不屯被甲九十”、“加古部乌不屯,亦铁工也,以被甲九十来售”等记述,可知道加古部是善于锻造的一个部落曰币站。又结合《金史》“生女直旧无铁,邻国有以甲胄来鬻者,倾赀厚贾以与贸易,亦令昆弟族人皆售之。得铁既多,因之以修弓矢,备器械,兵势稍振,前后愿附者众。”这段关于女真缺少铁器之说,盖这个善于锻造的部落,不光锻造披甲,想必也锻造其他金属,在古代更多的则指代“铜”,而铜又多指“红铜”又谓之“紫铜”颜色名之,至于青铜、黄铜皆属合金,盖红铜- giowan就是铜之统称(满语中另一个黄铜之词“teixun”)。
在我国,4000年前的夏朝已经开始使用红铜,即锻锤出来的天然铜曰币站。商周时代人们又发现了锡铜合金,开启了青铜时代。而黄铜一词最早则出现在西汉,东方朔所撰的《申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日地皇之宫”可知红铜早于黄铜之大概。
综合观察,夹谷曰仝,盖即“giowan曰铜”,指代该部落善于锻造,承袭早期人类部落锻造术“先铜后铁”的历史演进规律,或其全称则是胡论水域的锻铜部落曰币站。今人考古亦有金代的铜披甲片、铁披甲片传世,可知披甲之材质一二。
若“夹谷曰仝”即指代的“giowan曰铜”之推测不假,则转语为“夹温”进而“觉罗”则似极为合理,“夹温”音极似“giowan”曰币站。又夹温(觉罗)即童、佟互转,则即“铜”意,概元明之际人们尚知其古义,有清一代则渐渐模糊了。
又,古代早期语境中“金”即先指“铜”,后指黄金,盖也是一个有趣之问题曰币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