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法币的兴起与衰败在历史上是怎么回事?

Connor 火币网官网 2022-10-09 260 0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从“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起,外汇大 量外流,国民政府为了防止外汇套购,开始实行外汇统制政策,禁止对 外汇实行无限制地买卖民国时的法币。对内,法币既不能兑换银圆,对 外,也不能自由买卖外汇,它就成为 一种纯纸币本位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 民政府采取了通货膨胀的政策,法币 急剧贬值。

  从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至1941 年英美参战前,日本为了破坏中国后 方的经济发展,在日占区强行以日本发行的货币收兑法币,再加上日本以 走私物资套得的法币,都被送往上海以兑取国民政府的外汇民国时的法币。国民政府分别从英国及美国得 到超过1000万英镑及5 000万美元的 贷款,但仍不足以支持法币汇价。

  至 1940年,国民政府取消了无限制的 外汇买卖,法币的价值开始下跌民国时的法币。截止到日本投降前的一段时间, 法币的发行额已达5 569亿元,比战 前增加了约400倍。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 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 达到660万亿元以上,是抗日战争前 的47万倍,在短短三年间的增加量超过了战前的1000倍,造成了恶性通货 膨胀,物价的涨幅是战前的3 492万 倍,法币体系彻底崩溃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