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白云观火烧老道”是真实的案件吗,具体是怎么回事?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2-10-09 286 0

火烧白云观老道这件事是民国时期发生在北京的一桩大案,也是宗教史上的一次大案民国时的法币。白云观历史悠久,从唐代开始,白云观已经出现,历经千年之久,依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白云观最为出名的就是一代德高望重的道长丘处机,羽化于此,同时也为白云观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这次火烧白云观老道事件发生于民国时期,在北京的道士,组成了一个叫做华北道士协会的组织,来统一管理华北地区的所有老道,这是一个协会性质的组织,按道理是对道教发展有利的民国时的法币

但道教本身内部,就存在许多派别,协会的会长是正一派的道士,和白云观的主持安世霖派别不同,而且很不对付民国时的法币。安世霖拒绝加入道教协会,并且约束自己手下的道士,不允许加入道士协会。

安世霖的态度,其实并不算是过分民国时的法币。白云观从唐开元十九年建筑完成,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历朝历代都备受尊崇,这样一个千年古观,当然不会屈尊在道士协会的控制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安世霖并不算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只是比较执拗而已。

但从安世霖后来的做法看,他完全偏离了正常门派争端的范畴,而是被功名利禄所扰,意图将白云观变成自己的私人财产民国时的法币

展开全文

为了和道士协会相抗衡,他做出了令人鄙夷的选择,开始通过倒卖白云观中的文物,获得了数量惊人的财富,他用这笔财富勾结汉奸和日本人,稳固自己在白云观的地位民国时的法币

这种行为已经碰触到道门的底线,白云观中很多爱国的道士开始愤怒起来民国时的法币。安世霖意识到自己手下人随时可能有暴动危险,但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他没有改弦更张,而是变本加厉,不但开始排除异己,还不断地拉拢一些亲信,其中,一个叫白全一的人成了他的心腹。

安世霖外面有日本人和汉奸撑腰,内部有白全一等人为党羽,地位越发的稳固起来民国时的法币。没有了限制,安世霖等人开始干一些男盗女娼的勾当,甚至包养情妇,污染道门圣地。

众道士敢怒不敢言,直到日本投降之后,安世霖等人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但因为长时间的和达官贵人交往,让安世霖等人社会关系极为复杂,众道士依然无法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民国时的法币

正常的途径无法解决,于是,这些人选择了非正常途径,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付诸暴力民国时的法币。于是,白云观的道士许信鹤,带领白云观三十六个道士,直接绑了安世霖和白全一两个人。愤怒的道士已经不在意什么手段,一把火把两个老道烧死。

火烧老道案震惊了民国政府,也震惊了整个道门,却也让北京的老百姓欢欣鼓舞,很多老百姓认为,许信鹤等人是义士,许多人走上街头,为义士请愿,请求国民政府减轻对这些人的处罚民国时的法币。由此可见安世霖和白全一的人品和所作所为是多么不得人心。

这桩恶性事件,因为事出有因,再加上百姓的请命,让民国政府在判决时,有所收敛,最终,许信鹤等三人被判处无期徒刑,还有几个主谋,判处有期徒刑,剩余道士无罪释放民国时的法币

这个案件特殊之处在于,这个鹤宗教有关,涉及到宗教信仰问题,往往就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宗教之间的仇杀,自古以来就有,直到现在,依然存在民国时的法币。白云观事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宗教问题。

但我们仔细分析其中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这件事虽然发生在宗教内部,却并不是教派之间的对立,或者是宗教之间的仇杀,而是和普通案件一样,源于积怨,终于积怨民国时的法币。至于说什么为了维护纯洁道门教义,这些全都是为了减轻处罚而找的借口。

现在看来,这个案件都是打着宗教旗号进行个人报复行为的刑事案件,不过,因为安世霖等人的确做了很多坏事,虽然这些坏事并不是什么杀人放火一类勾当,但依然让很多人仇视民国时的法币

而许信鹤等人的行为,无疑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暴力行为,也不是善男信女之流民国时的法币。当一些人,以一种伟大的理想为借口,作一些暴力的行为,他们终究只是暴徒。可惜,很多人会被他们伟大理想蒙骗,而忽视了这种暴行。这是法治时代的悲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