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候,上海滩筹款遇到难事,被杜月笙一个办法解决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2-10-09 215 0

1947年夏,两广地区发生严重水灾,广东高层向杜月笙求援民国时的法币。当有捐款委员会将捐款大佬的名单递给杜月笙时,他却指着名单上的两个人说:“将他们的名字划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杜月笙为何要将二位大佬排除在捐款之列?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民国时的法币。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47年夏天,广东地区开始连降大雨,致使东、西、北、韩四江水量暴涨,酿成了一场巨大的洪灾民国时的法币。受灾范围达73个县,波及两广大部分地区,面积达1200万亩,死亡人数21000余人。不仅如此,大水吞没了当地人民的家园,致使700多万无辜平民无家可归,纷纷成为了流离失所的灾民。此次水灾之严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灾情发生之后,当地高层十分重视,他们一方面努力遏制洪水的泛滥,另一个方面开始到各地寻求捐款援助,而这些高层人员第一个想到的人,正是上海著名大亨杜月笙民国时的法币。同年7月1日,时任立法委员的胡木兰等人,专程来到上海拜访杜月笙。杜月笙对这一行人进行了热情的招待。

展开全文

胡委员的此次拜访,正是替两广百万灾民向杜月笙请命而来,当时的两广地区已经饿殍满地,如果不及时进行援助,恐怕灾民的数量将会成倍增长民国时的法币。胡委员当面恳请杜月笙,希望能在富庶繁华的上海地区募捐到一笔款项,以此用作赈灾的救命款。

杜月笙对于胡委员的请求尤为关注,他思虑片刻,便将此事一口答应下来,并没有太多的犹豫与踯躅民国时的法币。在杜月笙看来,眼下赈济灾民正是当务之急,筹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等到筹款完毕后再赈济灾民,恐怕难以做到及时环节灾情。思来想去之下,杜月笙倒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即“先贷款,后还款”。

杜月笙先是找到了有关高层,请求其特准由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预付赈灾款,数额十分巨大,等到自己筹款完毕后,将会迅速归还此笔贷款,与此同时,因贷款而产生的本息,全部由杜月笙私人还清民国时的法币。高层知道杜月笙言出必行,当即痛快地答应了杜月笙的请求,决定立即放款赈灾。

在解决了贷款问题后,杜月笙开始着力准备筹款一事民国时的法币。杜月笙认为,向民间进行劝募,必须由资本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劝募的第一对象,必须是邀请到许多富商巨贾。既然方向已经确定,筹款委员会的副会长便立即拟出了一张“大户名单”,并交由杜月笙审阅查批。

杜月笙一手拿着名单,他思虑良久后,杜月笙指着名单上的两个富商名字,道:“将这二人的名字划掉!”,副会长不明其意,但是又不敢多问,只好遵命行事民国时的法币。事情办妥后,筹款委员会副会长还是有些纳闷,杜先生为何偏偏划去这两位富商呢?如果按照道理而言,捐款的人越多,则募集到的资金就越多,此番少了两位富商的捐助,对于筹款委员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杜月笙对于副会长的质疑,倒是看出了几分,他随即补充说,若是不将此二人的名字划掉,恐怕此次捐款将会草草收尾,难以筹措太多的资金民国时的法币。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杜月笙所划去的两位富商,都是“滑头”。二人虽称不上“为富不仁”,但是商人的精明被他们展现的淋漓尽致。

两位富商各自掌握了一套“捐款技巧”,即每遇捐款,必然身先士卒带头捐助,但是捐款的份额却少之又少民国时的法币。正是由于二人以小笔捐款开头,故此后面捐款的富商,往往会就坡下驴,以他们所捐数额为准。如此一来,所有人的捐款数目便不大,最后亏损的还是筹款一方。

听罢杜月笙的解释,副会长方才恍然大悟,连称杜月笙高明民国时的法币。然而这些还远远不够,杜月笙又找来三个要好的工商界的朋友,令他们带头捐款,而捐助的款项杜月笙早就替他们都准备好,三份捐款份额都非常可观,以此充当捐款的标杆,何愁不能搞来大笔的捐款。筹款委员会副会长对于杜月笙佩服得五体投地,连称“杜先生果然高明!仅仅是一项捐款,居然还有如此多的门道!”。

随着捐款开始,那三个富商们首先捐出了大笔的款项后,那些随后的富商们,也开始慷慨解囊,大肆捐款,生怕自己捐的份额少而丢了面子民国时的法币

事情果然不出杜月笙所料,在此次为两广灾民筹款活动中,筹款委员会共劝募资金13亿元,不仅填补了贷款的窟窿,而且还盈余许多,绝对称得上是超额完成任务,为当时的赈灾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国时的法币。可是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眼前巨大的功绩,其实都是源于杜月笙的绝妙“计谋”。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民国时的法币,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