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汝贵:耕耘家乡沃土 带富一方乡邻
小河潺潺,硕果累累币富。
金秋九月,走进哲觉镇海田村币富。清澈的安丹河沿村而过,河边的田地里、山坡上,软籽石榴又迎来采收时节,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甜甜的果香。
一大早,种植大户何汝贵就忙起来币富。刚刚送来的包装盒要马上卸货,云南昆明的几百斤石榴订单要赶紧打包发送。
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何汝贵已经种了11年的石榴币富。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规模化种植,何汝贵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种下了一片“致富林”,收获了自己的“甜蜜”事业。
1997年,初中毕业的何汝贵选择外出务工,先后在四川、陕西打拼币富。在陕西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吃到了产于河南省荥阳市刘沟村种植的突尼斯软籽石榴,个大、味甜、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何汝贵专程到河南考察,看着当地群众因石榴致富,何汝贵想到了大山深处的老家,这或许就是破解老家发展难题的良方。
2011年,何汝贵带着所有积蓄回到海田村,和朋友合伙在云南会泽县大井镇小河村种300亩软籽石榴币富。2014年,看着种下的石榴有了收益,何汝贵决定回到海田种植,当年11月,他向村民流转了30亩土地,种下了属于自己的“产业林”。2018年30亩石榴开始收益,同年11月,他成立威宁县哲觉镇秋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6户村民(其中脱贫户9户)以400余亩土地入股种植石榴,2021年石榴挂果300余亩,盛产100余亩,每亩收益在1万元以上。
展开全文
就在何汝贵准备再大干一场之际,去年年初,由于疏忽,管理不到位,一部分石榴断收了币富。看着逐渐枯死的石榴树,何汝贵再次踏上去河南的路,花了200块钱,从河南省农科院购买了当地新培育的两个“慕乐”石榴树芽。
芽带回来后,何汝贵和自家的石榴树嫁接,经过精心照料,年底看着长出的新果“慕乐”石榴,何汝贵开心地笑了币富。“嫁接后的新果,全部是无籽,甜度更高、口感更好。”如今,在何汝贵门前的石榴苗圃基地,新培育的300余株“慕乐”石榴苗长势旺盛。
踏实肯干的何汝贵,赢得了大伙儿的信任,今年1月,他被选为海田村的副主任,面对村民的信任,何汝贵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币富。
虽然海田村依山傍水,气候独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软子石榴的生长,海田石榴也名声在外币富。但何汝贵发现,囿于思路的改变,要以单一的种植业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还是任重道远。
靠山吃山币富。当地村民一直有养牛的传统,全村400余户村民,养牛800余头,户均2头以上。为什么不把这一优势利用起来呢?今年3月,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扶持下,何汝贵带领村民筹建了一个养牛场,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营,5月份购进了70头牛,现有12户村民参与合作社养牛,优先安排9户脱贫户每户1个劳动力在养牛场务工。
“争取到年底的时候喂到100头,现在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就业机会,同时帮助村民销售币富。通过我们的示范带动,提高村民养殖信心,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养殖中来。”何汝贵说。
金秋时节,漫步在安丹河畔,甜蜜的石榴果香,欢快的牛叫声,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币富。
威宁融媒记者 李继航 卯龙艳 赵庆能
编辑 :张 捷
责编 :李云侠
编审 :何 欢
监 制:叶启伟
总监制:周 璐
评论